环球头条:莫让强制扫码成消费烦恼
【资料图】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扫码支付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消费场景。然而,消费者在点餐、排位、停车缴费等很多场景下需要先扫码关注公众号,甚至注册会员后才能消费。本应增添便利的二维码,如今却成了消费者的负担和烦恼。
商家设计强制扫码,背后离不开利益驱使。通过扫码强行“圈粉”,商家可在短时间内为公众号积累大量用户和关注,随后会向用户频繁发送营销广告,以此促成“流量”变现。在此过程中,消费者的头像资料、地理位置、性别年龄、电话号码等个人隐私信息,存在被过度收集和信息泄露的风险。
“强制扫码”已涉嫌违法违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消费者去餐厅点餐或停车缴费,不必提供与消费无关的个人信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商家却并未给予消费者拒绝的选项,消费者往往在“不得不”的无奈中被动让渡个人信息。整治“强制扫码”乱象,需要群策群力。
对市场监管部门而言,应建立健全联合执法监督机制,持续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抽查、暗访工作。同时完善线上线下消费者侵权投诉渠道,重点关注强制收集、非法收集、泄露或出售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将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纳入民生领域专项行动进行重点查处。
对商家而言,营销无可厚非,但不能增加消费者负担,甚至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努力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实现商家和消费者的共赢,同时商家还应增强法治观念,加强自律。
对消费者而言,要增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维权意识。遇到需要扫码的情况,谨慎填写重要个人信息,避免敏感信息被不法商贩收集。遇到侵权行为,要合理运用侵权投诉渠道,必要时可通过法律武器来捍卫信息安全,保障好自身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技术进步应使百姓生活更便捷,“强制扫码”忽视了消费者的意愿和感受,透支消费者的信任使商家获一时之利,如此急功近利,怎能走得长远?(苏瑞淇)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精心推荐
- 环球头条:莫让强制扫码成消费烦恼
- 当前热议!浙江省兰溪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物流和快递的区别和联系(物流和快递的区别)
- 红外线体温计正常体温是多少_用红外线测体温应该测哪里_环球播报
- 每日观点:眼瞅驾驶证“余额不足”,于是他想出了这么一招……
- 巴菲特称其一季度是股票“净卖家”_当前看点
- 地球史上的第一次生物大灭绝_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什么时候
- 新能源车血战到底:理想稳了,蔚来悬了
- 热文:香蒲丽眼膜_东方香蒲
- 指南针(300803.SZ):另外一款高端产品的推广具体时间暂时还无法确定,将会在下半年择期开展
- 魂牵梦尧_关于魂牵梦尧简述_焦点热门
- 注意携带雨具!明天白天四川9市早晚有阵雨_环球新要闻
- 最高检公布!批准逮捕10923人!
- 田湾核电7号机组环吊吊装开始
X 关闭
X 关闭
产业
-
科伦股份发布2022半年度报告 公...
科伦股份(832093)近日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
-
“张同学”商标被多方抢注 涉及...
“张同学”商标被多方抢注,官方曾点名批评恶意抢注“丁真” ...
-
山东济南“防诈奶奶团”花式反诈...
中新网济南12月15日电 (李明芮)“老有所为 无私奉献 志愿服...
-
广州新增1例境外输入关联无症状...
广州卫健委今日通报,2021年12月15日,在对入境转运专班工作人...
-
西安报告初筛阳性病例转为确诊病例
12月15日10:20,经陕西西安市级专家组会诊,西安市报告新冠病毒...
-
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
(抗击新冠肺炎)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全市全员核酸检测...
-
中缅边境临沧:民警深夜出击捣毁...
中新网临沧12月15日电 (胡波 邱珺珲)记者15日从云南临沧边境...
-
“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
中新网恩施12月15日电 题:“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家...
-
云南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
(抗击新冠肺炎)云南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 中新网昆明12月...
-
直击南昌一医疗器械公司厂房火灾...
中新网南昌12月15日电 (刘力鑫)经过10余个小时的紧张救援,费...